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思 sāi
〈形〉
(1) 多须的样子 [heavily bearded]。如:于思(形容胡须很多)
(2) 另见 si
词性变化
◎ 思 sī
〈名〉
(1) 思想,思绪,心情。亦指构思 [thought]
晻晻日欲瞑,愁思出门啼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(2) 又如:思功(苦思之功,创作中的苦心经营);思力(思维能力);思至(灵感到来,思想集中);思覃(深思);思致(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、才思);思理(构思;思辨能力;思致,才思情致);思综(才思);思纬(才思学识);思意(心思用意);思士(思善感之士);思事(心事);乡思
(3) 特指创作的构思 [plot]
画思入神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(4) 诉讼。通“司” [lawsuit]
思,司也。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(5) 诗体的一种 [one of the poetry's style]
以思名者,太白有《静夜思》—— 宋· 严羽《沧浪诗话》
◎ 思 sī
<叹>
(1) 语气词。用于语首,无实义
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(2) 用于句中,无实义
兕觥其觩,旨酒思柔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桑扈》
(3) 另见 sā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