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巳年
2025
三月
您所在的位置:
首页
黄历生活
教育
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

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

更新时间:2025-04-12 19:17:34

1)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简介: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“东坡居士”,创作的一篇散文。选自《东坡志林》卷一,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即1083年,当时,作者正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谪到任职。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,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。《记游松风亭》简介:本文作者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。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。据《舆地纪胜》,松风亭上植松二十余种,清风徐来,松声如涛,是当时的游览胜地。苏轼游松风亭为宋哲宗绍圣元年即1094年十月间事。时章惇为相,东坡知定州,谪知英州,未到任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,惠州安置。政治打击接踵而来,然而仍怀着极高的兴致游览了松风亭。文章记录了游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,显示了对待贬谪的旷达态度,读来理趣盎然。

2)记承天寺夜游的对联

记承天寺夜游的对联如下:

1、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,清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;

2、世事无常谁化度,人心向善自修行;

3、利禄无非花障眼,失莫让火攻心;

4、渐老情怀甘放弃,非关我事不奢求;

5、于静处曾开悟,心若安时便得闲;

6、红莲向月轻舒展,绿蚁穿肠也自由;

7、难得一心无欲念,但求吾意渐从容;

8、心路千徊方觉悟,清宵一叶近菩提;

9、若能恕我千般妄,只想还他一点真;

10

3)记承天寺夜游出自和作者简介

出自:《东坡志林》卷一

1、作者苏轼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又称大苏,号东坡居士;

2、眉州眉山人。与父苏洵,弟苏辙合称三苏。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;

3、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唐宋八大家之一;

3、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

4、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代很有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。

4)记承天寺夜游中空明什么意思

“空明”是清澈透明的意思,用来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,体现出空灵、坦荡的意境。

“空明”出自《记承天寺夜游》:“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”一句,该句的意思是:“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。水藻、水草纵横交错,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”。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。

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,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,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,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,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
5)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

1、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天夜晚,我正要脱衣睡觉,只见月光照入门内,(我不由产生夜游的雅兴),高兴地动身出门。

2、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,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。张怀民也没有睡,于是,(我们)一起在庭院散步。

3、庭院的地面,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,“水”中有像藻、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,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。

4、哪一夜没有月亮呢?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?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“闲人”罢了。

标签: 承天 夜游 风亭

与 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 相关文章

与 记承天寺夜游与记游松风亭 更多推荐

十二生肖推荐

十二星座推荐

彭祖百忌解释

热门查询工具